15万
0
整理发布过程中,如有疏漏、错误的地方,祈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及护法菩萨慈悲原谅,各人自己的业障自己背!
修行人都要根据“戒定慧”三学这个基础来修。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是戒学;禅定是定学;般若是慧学。因为戒定慧可以戒贪,增福德智慧,去除贪心,不断提升境界。
学佛人有一个通病,就是急于求成,但没有践行,结果造成修心和修行的脱节,因为你在行为上还是我行我素,所以修心必须触到心灵。
佛法的真实含义就是让我们要学会践行,就是脚踏实地地去行佛,所以从内心落实到实践是最重要的。不生不死不涅槃,修心止孽把业搬。六度四摄修成佛,不舍众生结硕果。
守戒可以启发自己的定力,定力可以引发自己的般若。
修心修行犹如读书,必须一年级一年级地读,无法小学念完就直接进大学。每一次念经、许愿、放生,都要用智慧去理解它,经常想到“我这是做功德而不是积福德”。长此以往,你才能去除烦恼,见到空性。
在学佛中,人会有短暂的开悟,但这些悟性只是给你带来了短时间的法乐。过一段时间,你又被每天如海浪潮般涌来的烦恼淹没。所以使你无法接近佛菩萨的真正智慧和深层般若。
止恶行善行善法,清净身心修本性。制止心魔离恶道,点亮心灯觉悟高。
所以只有定力才能在修心中让自己的智慧常存,让自己的“贪瞋痴”念消失。常观照自己的内心,不让它烦恼,不让自己愚痴,因为我们无法认知烦恼的根源。因为每个人的根基和前世的业力有所不同,所以他们所得到的果报也不一样,智慧也不一样。
就像现在人,碰到事情,有的人能很快地解决问题,而有的人却想不出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。现代人以为跟他的经验和阅历有关,其实是跟他的智慧和前世根基有关。
只有知道定与慧是“一体不二”。因为心定来自于智慧,因为有智慧的人一定能定得下来,所以才会有禅定。“禅定”和“智慧”是缺一不可的。
所以看到任何一个学佛人有一点傲慢,他一定是与无知为伴。因为无知和傲慢也是一体的。就像人间讲的,疏忽和粗心是一体的一样。
我们要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就是要从智慧和禅定下功夫,这样你才能度化更多众生。
禅定智慧是一体,观照智慧得禅定。贡高我慢不可行,修心不慎阻前进。
佛言佛语链接
每日佛言佛语
App下载地址
安卓点击下载:
(点击二维码图片跳转下载地址)
感 恩 分 享 功 德 无 量
恳请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慈悲,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慈悲!
在此篇文章的编辑、整理过程中,如有不如理、不如法之处,恳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原谅、诸位佛菩萨和龙天护法菩萨原谅!
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保佑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,都能够在心中种下一颗菩提种子,结下一份善缘,消业障、开智慧!
如果您觉得此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动动手指转发到朋友圈或者推送给您需要的朋友。 感恩您的善举,随喜您的功德。也许正是您不经意的一次转发刚好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 。
使用道具 举报
首页|手机版|≡心灵百科大全≡
GMT+8, 2025-11-5 14:41 , Processed in 0.198449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X3.4